为全面落实学校学业导师制度要求,艺术设计学院产品设计教研室积极响应《学校班级学业导师制实施办法(试行)》,通过“学业规划+专业指导+职业发展引导”三位一体的导师培养模式,为2023级、2024级本科生提供全程化、个性化指导,助力学生实现知识、能力与素质的协同发展。
教研室主任吕丽丽老师作为2024级产品设计学业导师,率先走进课堂,面向大一新生开展系统性指导。通过梳理产品设计课程体系、解析专业知识架构与专业发展方向,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与成才路径。吕老师强调:“大一阶段是专业认知的关键期,老师善于运用课程地图、行业趋势分析等工具,引导学生构建‘设计思维—技术实践—职业规划’的立体化认知框架,从源头端正学习态度。”
针对2023级学生,学业导师刘静老师则聚焦学习能力提升与职业发展引导。专题指导会上,刘老师以“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索”为主题,深入讲解费曼学习法、西蒙学习法等科学方法的应用,并结合学生个体差异,在选课策略、专业方向选择、职业生涯设计等方面提供“一对一”精准建议。她提出:“大学阶段的核心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,个性化学习方案,能帮助学生在专业深耕与职业准备中找到平衡点。”
产品设计专业将秉承《学校班级学业导师制实施办法(试行)》文件精神,开展系列活动持续推进学业导师制,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,尝试推动企业导师参与课程设计,实现“学业—产业—就业”的闭环培养,为设计行业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。(撰稿:刘静 审核:徐社永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