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,增强党员使命担当,深化党史学习教育,艺术设计学院学生第二、三党支部于4月2日组织开展“高原见证初心,奋斗书写青春”主题党日活动,集体观看援藏题材电影《援藏日记》。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银幕光影的力量,引导支部成员感悟援藏教师的奉献情怀,凝聚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。
电影《援藏日记》以北京大学生韩松援藏支教的真实故事为原型,讲述了他扎根雪域高原,用知识与爱心点亮藏族学生梦想的心路历程。影片中,韩松老师初入藏区便面临恶劣自然环境的挑战,但在与藏族学生朝夕相处的日子里,他被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深深打动,最终选择将青春与生命奉献给这片热土。影片以诗意化的镜头语言,展现了高原壮丽的自然风光,刻画了师生间跨越民族与地域的深厚情谊,传递出“缺氧不缺精神”的援藏信念。
观影过程中,支部成员全程专注投入,跟随电影镜头走进海拔4500米的藏区校园。韩松老师与学生们在漏雨教室中坚持上课、在草原嬉戏追逐的画面,让不少党员红了眼眶;而他面对盗猎者威胁时的勇敢无畏、面对母亲病危抉择时的深情坚守,更引发大家强烈共鸣。
观影结束后,支部成员围绕“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”展开热烈讨论。学生党员周士楠感慨道:“韩松老师的故事让我深刻体会到,真正的奉献不在于豪言壮语,而在于点滴行动中的坚守。作为新时代青年,我们要将‘小我’融入‘大我’,在平凡岗位上践行初心使命。”学生党员朱云峰则表示:“电影中藏族学生为老师献上哈达的瞬间让我热泪盈眶,这不仅是师生情谊的见证,更是民族团结的缩影。我们要像韩松老师那样,成为民族团结的桥梁,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。”
一次观影,一次精神的洗礼;一部日记,一段初心的传承。艺术设计学院学生第二、三党支部通过本次主题党日活动,不仅重温了援藏教师的感人事迹,更在新时代语境下赋予“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”的志愿者精神新的内涵。未来,支部将继续探索“党建+美育”的创新实践模式,以红色文化铸魂育人,引导青年党员在传承与践行中书写新时代的“援藏日记”。(艺术设计学院供稿 一审:徐海燕 二审:胡璨 三审:徐社永)